小理与大道的距离 究竟有多远?

    字体: 

图片源自Pixabay

当人在争论对错时,常常很难把控住自己的情绪,无法真正的理性对待。古书中说孔子的弟子颜回能做到“不迁怒,不贰过”,可说是非得道者所能及也,而颜回能有如此境界与孔子的教导是有着重要关系的。在生活中的小理与大道之间,孔子是如何启悟颜回悟道的呢?接着要来谈谈他们师徒之间一个很有意思的感人故事。

有一天,颜回去街上办事,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。只听买布的人大吵大嚷着:“三八就是二十三,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?”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,施一礼说:“这位大哥,三八是二十四,怎么会是二十三呢?是你算错了,不要吵啦。”买布的人不服气,也认不得颜回,遂指着他的鼻子大骂,还说要找孔夫子来评评理。颜回闻言,便拿自己头上戴的冠来跟对方打赌,而买布的人则拿自己的项上人头为赌注。

两人去找了孔子,说明了情况。孔子竟对颜回笑笑说道:“三八就是二十三哪!颜回,你输啦,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!”颜回从来不跟老师斗嘴,一听孔子评说自己错了,就老老实实摘下帽子,交给了买布的人。那人接过帽子,非常得意的离开了。

颜回想不通老师的评判,他以为是孔子老糊涂了,觉得自己无法再向他求道了,于是隔天就借故说家中有事,要请假返家。心如明镜的孔子也不挑破颜回的心事,点头准了。颜回临行前向孔子辞别,孔子要他办完事即刻返回,并嘱咐他两句话:“千年古树莫存身,杀人不明勿动手。”颜回应声“记住了”,便动身往家走。

路上,突然风起云涌,雷鸣电闪,眼看要下大雨。颜回钻进路边一棵大树的空树干里,想避避雨。他猛然记起孔子“千年古树莫存身”的话,心想:“师徒一场,再听他一次话吧!”才离开空树干不远,一个炸雷就将那棵古树劈个粉碎。颜回大吃一惊,猛然一想:“老师的第一句话应验啦!难道我还会杀人吗?”

颜回赶到家,已是深夜。他不想惊动家人,就用随身佩带的宝剑,拨开了妻子住室的门栓。颜回到床前一摸,啊呀呀,南头睡个人,北头睡个人!他怒从心头起,举剑正要砍,又想起孔子的第二句话“杀人不明勿动手”。他点灯一看,床上一头睡的是妻子,一头睡的是妹妹。

天一亮,颜回即刻返回,见到孔子立刻跪下说道:“老师,您那两句话,救了我、我妻和我妹妹三个人哪!您事前怎么会知道,要发生的事呢?”孔子把颜回扶起来说:“昨天天气燥热,估计会有雷雨,因而就提醒你‘千年古树莫存身’。你又是带着气走的,身上还佩带着宝剑,因而我告诫你‘杀人不明勿动手’。”颜回打躬说:“老师料事如神,学生十分敬佩!”

孔子又开导颜回说:“我知道你请假返家是以为我老糊涂了,不愿再跟我学习。你想想:我说三八二十三是对的,你输了,不过输个冠;我若说三八二十四是对的,他输了,那可是一条人命啊!你说冠重要还是人命重要?”颜回恍然大悟,“噗通”跪在孔子面前,说:“老师重大义而轻小是小非,学生还以为老师因年高而欠清醒呢!学生惭愧万分!”从这件事情之后,颜回更加虚心向孔子学道,无论孔子去到哪里,再没离开过他。

从故事的情节中可见,遇事切不可钻牛角尖,因为一旦在感观或知识范围咬定某个理,情感就会难以控制,随之好恶、悲喜、争执、委屈等种种感性思维接踵而至,无法保持理智,就更难以辩识真正的好与坏,结果只会是错上加错。

孔子一开始没有直接对颜回讲道理,可见颜回是懂得小理的,只是尚未体悟其中更深层内涵,所以孔子只是平和的为其归家路途做了精准预测和提醒。当颜回听从老师的话,经历过了磨炼和考验后,终于发自内心明白了小理之上,孔子身教的大道体现,慈悲而玄妙,不仅能化险为夷,更能使生命得到救度,故此放下了情感层面的对错之理,真正开始悟道得法,当然也就不会再离开孔子和他传授的“道”了。

文:源馨

相关阅读

分享到朋友圈:

  • 1、在手机中打开微信App。
  • 2、使用微信中的【扫一扫】功能扫描左边的二维码,开始分享。

分享给朋友:

  • 1、在手机中打开微信App。
  • 2、使用微信中的【扫一扫】功能扫描左边的二维码,开始分享。
稍后转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