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人的福报,皆源于3件事,何时开始做都不晚

    字体: 

“福”字,是寓意最吉祥的汉字之一,比如说生活要幸福,人人都盼望自己有福气、得福报,过年的时候每家每户都贴上一个大大的“福”字……

对“福”的向往,是中国人已经传承了数千年的美好追求,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“福”的概念,甲骨文中“福”字的写法,看上去像一双手举着一坛酒敬献给神灵,以求神赐予福佑,所以“福”字的本意就是得到神的保佑。

后来“福”字的内涵逐渐丰富,到现在已经包含了富贵、平安、长寿、快乐、幸福等非常多的美好寓意,将这些所有的“福”集中总结起来,就是古人所说的“五福”,一个人如果“五福齐备”,那就是天底下“最”幸福的人。

那么问题来了:我们所追求的福气和福报,到底是怎么来的呢?其实,一个人的福报,皆源于3件事,何时开始做都不晚!是哪三件事呢?

古人说孝是福德之根,百善孝为先,一个人想要有福气、得福报,那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“孝”,因为它是福德的根本。

增广贤文有句名言,说“孝顺还生孝顺子,忤逆还生忤逆儿”,孝与不孝,都是一种榜样,我们今天是怎样对待父母的,以后儿女也将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我们。

要做好“孝”,得从三个方面开始,第一是养,要做好最基本的赡养,至少要把老人的衣食住行和温饱问题解决;第二是敬,敬就是尊敬,不能没有耐心,有些老人反应比较迟钝,又有点固执,有些做儿女的就会大呼小叫甚至叱喝怒骂。

《论语》中说“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。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;不敬,何以别乎”,意思说,就算你给父母最好的物质条件供养他们,如果没有“敬”,那和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呢?

第三是“顺”,要主动寻找父母的情感和精神需求,让他们从心理上感到顺畅,每天都很顺意。把“养”“敬”“顺”这三点做好,也就真正做到了孝顺。

让福报自来的第二件事,是“感恩”。孝顺的人,其实就是感恩父母的体现,古人说“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”,但感恩二字,并不只限于受人恩惠之后的报答。

“人要常怀感恩之心”,这句话中感恩的对象,包括了世间的万事万物,就好比我们每天吃饭也要懂得感恩,蔡澜先生有本书叫《碗净福至》,珍惜食物,同样是感恩。

晚清名臣曾国藩吃饭有个习惯,一定将碗吃得干干净净,就算一粒饭掉到桌子上地上,也要捡起来吃掉,这样做当然不只是舍不得,而是有句老话叫“惜以积福,俭以养德”,感恩每一粒粮食,就是在积福。同样,对其他的事物,也要常怀这种感恩的态度,感恩的人,才会珍惜所拥有的一切,才会“惜福福常在”。

福报自来的第三件事,是“善”,做人要善良,要心存善念,这也是老生常谈,但却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件事。大家都觉得自己是个善良的人,但如果要你回想一下自己做过的善事,恐怕并不会很多。

当然,善,并不一定是捐赠放生这些需要付出钱财的事情,古人说“日行一善”,走路时看到路中间有块石头,你把他搬到不会绊倒别人的地方,这就是善;看到好人好事,发自内心地赞美一句,也是善。所谓行善积德,首先就是不要让自己恶,做个好人就是善,当自己有能力以后,再量力而为做些救济帮扶的好事。

按照传统的说法,人生的福气和福报都有定数,享福的同时也在消福,所以人生在世,就要时时记得做好“孝”“恩”“善”三件事,才会“惜福福常在,随缘缘自来”。

文:有画说艺术

稍后转到: